高鈷剛圓刀片
在高速鋼中加鈷,可以促進回火時從馬氏體中析出鎢、鉬碳化鎢,提高彌散硬化效果,并提高熱穩定性,故能提高常溫、高溫硬度及耐磨性。增加鈷含量還可改善鋼的導熱性,降低刀具、工件間的摩擦系數,M42是美國在這方面的代表性鋼種,其綜合性能甚為優越。瑞典的HSP-15也是這一類的鋼種,但其含釩量為3%,刃磨加工性不如M42。鈷含量高l價格昂貴,不適合中國國情。我國研制成功的低鈷含硅高速鋼Co5Si,性能優越,價格低于M42和HSP-15,但Co5Si含釩量亦達3%,刃磨加工性亦較差,故不宜用其制造刃形復雜的刀具。
加工圓刀片懸長加大時,刀領會發作振蕩而不得不下降切削條件。別的刀片不僅是因為耐磨性不足致使崩刃,并且刀體的振蕩將會極大地下降刃口的防崩刃性。特別是在無人自動化加工時容易致使刀亡機毀等重大事故發作。
當被加工資料為s55c(201hb),運用刀片類型wdmw050316ztr的jc5040材質進行加工。切削參數為:主軸轉速為n=2390min-1,切削速度v=150m/min,每刃進給f=1.0mm/刃,進給速度為f=4800mm/min,軸向切深ar=0.3mm,徑向切寬ad=12mm。運用吹風冷卻進行的壽數對比。
體在高速高進給的條件下運用,因為振蕩很大,刀片發生崩刃,切削至25m長時即不能運用。而“超11強硬桿”系列在一樣條件下加工至525m(切削時刻109分鐘)亦沒發生崩刃表象,獲得了21倍以上的壽數。
當懸長加大時,運用“超1強硬桿”系列,不僅是可以經過高速高進給極大地進步加工功率,并且刀具壽數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到改進。
分條圓刀片的原始熱處理工藝為淬火加熱880℃ 90min,預冷至棱角暗紅色入油冷卻,后經360℃ 180min回火。這要求剪刃具有很好的強韌性配合。
按照上述工藝處理以后,硬度達到54~56HRC,符合圖紙要求。這樣勢必要加大工人的勞動強度,降低出產效率,而分條機刀片報廢的主要形式是崩刃掉塊。
將加熱好的工件首先淬入冷油中,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分條機操作怎么樣才能更好。使其冷卻到Ms點以下,并作短暫停留,使分條機刀片的表面形成少量的馬氏體,然后迅速轉入硝鹽爐中進行貝氏體等溫處理,這樣預先天生的馬氏體不但能夠進步表面硬度,而且對貝氏體的轉變具有促進作用。